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二)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8-26 访问次数:251
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什么?
民族团结
什么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族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什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治疆方略是什么?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内容是什么?
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什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
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和迁徙流动的社会条件,逐步实现哪“五个互嵌”?
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
对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是什么?
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必然要求”是什么?
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即“5+1”,五项任务就是全面落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泛
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五项任务。一个保证就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两个纳入”是指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纳入”: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构建什么格局?
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三个意义”,“三个意义”指什么?
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项计划”是指什么?
“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与各民族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伊吾县打造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是什么?
同心逐梦·驰志伊吾
哈密市打造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是什么?
石榴花开丝路名城·甜美哈密同心逐梦
来源:淖毛湖发布